| 台站名称 | 太湖站 |
| 模式名称 | 陆基高光谱遥感水环境监测技术 |
| 模式类别 | 其他 |
| 简要描述 | 陆基高光谱近感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员小组首次提出,利用高光谱传感器在近水面(2-8 m)实现对复杂水况和天气条件下面向湖库和河流等地表水环境的连续高频的在线动态监测。依托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地基(岸基)多光谱水质遥感仪器研制”,联合南京中科深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陆基高光谱近感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形成了一套围绕该技术为核心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
| 推广效果 | 在专项科学观测方面,2023年,太湖漫山、平台山、梅梁湾等地已架设了五台仪器利用采集频率20s/次的陆基高光谱近感水质监测仪采集逐日8:00-17:00叶绿素a、透明度、浊度、总悬浮物浓度、总氮、总磷、氨氮、有色可溶性有机物、消光系数、化学需氧量、藻蓝素、可溶性有机碳等水质参数,揭示太湖全湖水质逐时、逐日、逐月、逐季和周年变化模式,为探究蓝藻水华物候关键期、蓝藻水华发生机制和预测预警提供了数据基础。太湖站张运林研究员团队开发的陆基高光谱近感水质监测仪部署到了杭州市第19届亚运会淳安分会场铁人三项比赛场地的户外游泳水域,用于实时监测水面水质状况,防范水质突发事件。 |
| 联系方式 | 张运林, ylzhang@niglas.ac.cn |
| 附件 | 2023/THL/陆基高光谱近感监测技术示范.docx |
| 最后更新日期 | 2024-05-17 |